1、
传记通常不写失败者。
因此,如果你的知识全部来自成功人士的传记,你对人生的理解就会有缺陷。
2、
对抗碎片化人生的最好办法:坚持写作。
一个人一旦坚持写作了,哪怕每天也就100字,哪怕每天对着手机演讲一番再整理文字,只要坚持下来了,你就在思考。
你在思考,你就会主动选择阅读和吸收的材料,你就会丰富自己。你的表达也能丰富起来。
你可以写更多,你想写更多。
然后选择阅读、观看的视频的材料就更不一样,各种工具、算法也会帮你。
你不用担心碎片化的。
你会写下更多,等每天1000字起,也就是对手机讲5分钟,整理文字5分钟,基本就稳定了。
3、
让一个人有行动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帮他把事情变容易。
陌生感带来的阻力,超出我们平时的认知。所以很多看上去很无聊的破冰活动,或者不挣钱的引流活动,并非没有作用。
人在打破陌生感之后,特别是建立熟悉感后所带来的安全和惯性,会让事情变得容易太多。
所以人际中最难得的是找到引你入门的人,做事的时候最难得的是帮你过一遍流程的人,因为看上去很简单,反而会被我们忽略了。
你不知道从0~1,看上去并不难,但是反而是阻挡最多人的那一步。
如果你想影响一个人,你想改变一个人,试试帮他把这个事情变容易,消除他的陌生感,带他迈第一步,进展就会顺利很多。
对自己其实也是一样的,很多时候不是懒,只要开始了也愿意做下去,甚至很难停。
那就想想怎么让自己顺滑的启动第1步。
降低标准是一个办法,比如说降低任务难度,缩短任务时间,你肯定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办法。
4、
不管是好的转折,还是坏的转折,都存在一个【渐渐的,突然的】 (gradually, then suddenly) 规律。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你无法提前准确预测 【突然】的转折点在哪里。
所以这个东西才叫突然。
你不知道压垮骆驼的是哪一根稻草,只是知道,继续这样加稻草,迟早会压垮。
同样的,只要你不断全面的积累,肯定迟早会有突破,只是无法提前预测在哪一个点什么时间突破。
但正是因为无法提前精确预测,所以很多人就把它等价于转折不会发生。
所以放纵坏习惯不断积累也不纠正,好习惯懒得去培养因为短期看不到回报。
然后把任何突发的自己遭遇的坏的重大转折,别人收获的好的重大转折,都说是运气。
【极点】是个不断迫近的过程,越靠近阻力越大,由于完全无法确定极在何时,主动靠近比被动靠近要好得多。
就跟晕车的人开车不晕一样。
5、
不管看书,写东西,还是跑步,只要坚持10-15 分钟差不多就能启动起来。
而一旦启动起来,就会进入一个能量创造和回收的过程里。
人的心理也存在惯性和势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状态。
何为进入状态?其实就是切换到另一个经验区域,把那个区域的活跃度提升,让它来到心理的最前台。
只不过,前10-15分钟是最容易分心,也是最容易失去耐心的,因为那个阶段的我们没有任何反馈,需要持续消耗当下经验分区的能量为自己点火。
这个过程有点像是飞船的跃迁,前面的工作都是在注入能量,为的就是那一瞬跨越到别的经验区域中。
这个规律也符合解离的模型,即人的经验是不连续的,它们就像是不同的模块,有着自己的边界和运行规则。
有时候你听一首歌就能跨越它,有时候你需要关系互动中一次特异性的回应。
还有些时候,白天和黑夜就足以把它们划分,更多时候,我们是在持续的【点火】中进入到某个特定区域,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
关于人格理论中的解离是另一个复杂的话题,它包含健康和病理的区别,
而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我们所选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就是我们所看重经验的最有力的孕育场,它存在着充分的可塑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