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纵然是在流量见顶已然成为一种主流和趋势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人对于流量的执念和迷信。阿里和瑞幸,便是其中的代表。无论是阿里对重回中国电商用户数第一宝座的大肆宣扬,抑或是从瑞幸咖啡对门店数量超过星巴克的沾沾自喜,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样一种端倪。
尽管流量的优势依然可以弥补没有完美故事的尴尬,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流量看成是故事的全部,那么,这样的故事或许终将以悲剧结尾。没错,不断有商业上的案例,正在为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证实着这一点。共享单车的败退,便是一个最真实的证明。我们都知道,在那样一个资本野蛮生长的年代里,共享单车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在流量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足够强大的规模优势。然而,仅仅只有流量,而缺少完整的商业模式,纵然是再庞大的流量,都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清楚这一点,并且开始抛弃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而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产业互联网的滚滚洪流里。拼多多如此,腾讯亦是如此。相对于以资本和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短板,产业互联网为我们打开的是另外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产业的深度,抑或是新技术的广度,我们都可以获得全新的想象力。
然而,那些享受了流量红利的玩家们并不甘心,他们依然试图重启流量主导的发展模式,试图用流量再度打一个翻身仗。如果将这个现象放在几年前,尚且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站在今天这样的时点下,我们依然对流量充满着迷恋,那么,所谓的流量,或许仅仅只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文字游戏而已。
所以,阿里的用户,瑞幸的店,并不代表什么。它,仅仅只是一场上一个时代的互联网玩家们的游戏而已,那些真正开启新的发展,并且将目光放置于广阔的产业互联网蓝海里的玩家,是不会对这些所谓的数字感兴趣的。我们看到的京东对于传统电商数字的淡化,我们看到的拼多多对于农业的持续投入,都在向我们非常直接地展示这一点。
盲目地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流量本身,恰恰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是它们对于流量的执念,以及对于新的发展方向的漠视。长此以往,不仅会失去产业互联网发展的绝佳窗口期,甚至还会再度陷入到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覆辙里。这是以阿里、瑞幸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之所以会一直无法找到发展突破口的关键所在。无论是阿里、瑞幸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抑或是是它们对于自身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上,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阿里通过回购股票的方式来维持估价,瑞幸遭遇空头公司的做空,非常明显地告诉我们,仅仅只是以流量为主导,仅仅只是以规模和效率为准绳,并不能够带来长期且持续的发展,只有真正回归产业本身,找到自身与产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才是获得新的发展,打破流量魔咒的关键。
然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不会像互联网时代那样,仅仅只是依靠资本的输血,便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的是对产业的持续投入,需要对产业的持续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身与产业深度且全面的关系,才能在流量之外,找到全新的发展模式。
以阿里为例,逍遥子通过将阿里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了戴珊领导的「中国数字商业」和由蒋凡领导的「海外数字商业」,但是,调整仅仅只是开始,真正使得阿里完成转型的关键并不在于调整本身,而是需要真正找到数字与商业真正结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阿里依然像现在这样对流量秉持一种执念,甚至还将流量看成是自身安身立命的发展之本,那么,这样的调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真正摆脱对于流量的依赖,真正站在数字与商业深度融合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种调整,并且真正找到数字与商业融合的正确方式和方法,逍遥子的组织架构调整才有意义。
不过,从阿里对于用户数的执念上来看,这一调整是不彻底的。至少从真实的表现来看,阿里并未真正将关注的焦点从流量身上转移开去,依然对流量充满着执念。或许,这才是阿里在资本市场上依然无法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原因所在。
当数字化的浪潮汹涌来袭,特别是当数实融合已然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阿里、瑞幸们或许真正要做的是将关注的焦点,从流量转移到留量上,更多地思考如何借助数字化的技术来找到改造实体经济,实体商业的正确方式和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做着依靠规模建立优势,进而去收割用户的迷梦,真正让商业回归正道。
阿里的用户数,瑞幸的门店,说到底依然是流量的缩影。两家公司对于它们的关注,从本质上来看,表现出来的是,它们依然在用传统的桥段和故事范本来讲述着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乍一看,这样的故事是美好的,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样的故事是索然无味的。
对于那些依然还抱有幻想的人来讲,阿里和瑞幸的故事,或许还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那些业已明了资本和流量的套路的人来讲,这样的故事或许早就失去了新意。相对于那些虚无缥缈的数字,相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流量,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改造行业,如何赋能产业,如何从数实融合的大背景下,获得新的发展动能。
这是留给阿里、瑞幸们的新课题,同样是以腾讯、拼多多为主导的玩家们开始受到资本市场推崇的内在原因。
结语
当阿里的用户数,瑞幸的门店数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多数人是已经「免疫」的。因为他们见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他们见证过太多太多这样玩家们的出现和陨落。相对于流量的见顶,将目光放置于更为广阔的产业海洋里,或许,才是阿里、瑞幸们真正重拾市场对于他们信心的关键,同样是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继续掘金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