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裆的守护神,经济的看门人

1

当我们谈论“衣服”,我们往往会联想到时尚、品牌、奢侈品。

我们讲服装的战争,也往往是品牌,设计,门店,渠道,库存周转以及资本并购。

这些对,但不够本质。

服装行业到底是什么?

是,制造业。

是,布料与辅料的组合加工。

是细节上的产业链。

所以今天,我们讲拉链。

2

1893年8月29日,美国芝加哥制鞋厂工程师威特康·姆·贾德森在芝加哥世博会上展示了他的新发明——“滑动系牢物”,又名“可移动的扣子”。

尽管贾德森四处游说,但该发明“拉链”当时并未获得关注,无法实现商品化。

因为笨重,松散,开裂,以及成本。

商品要流行,必然需要满足三个要素:需求群体多,实用性高,成本低。

贾德森坚信,自己的发明一定大有用处,为此特地注册了一家名为 “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 ”的公司,希望将其用在衣服、手套等日常产品中。

但直到1909年贾德森与世长辞之前,都未曾听说过“拉链”这一术语,也未能见到他的发明在世界上流行。

人生就是这么充满遗憾。

1913年前后,Universal Fastener Company的雇员,同时也是贾德森的女婿,瑞典籍工程师吉德昂·森贝克对拉链进行改进,使其具有了实用价值。

发明了专利名为“隐藏式钩子”(hidden hook)的现代拉链原型,并将公司改名为“无钩式纽扣公司”(Hookless Fastener Company)。

其改良型号“无钩式二号”,已经具备良好的实用价值。

商品流通三要素:需求,实用,成本。

“实用”已经具备。

还缺“需求”和“成本”。

森贝克尝试将这种新式拉链用在女式服装上。

不幸的是,由于10年前拉链崩开的形象依然记忆犹新,同时,文化氛围较为保守的环境,导致当时的妇女没有一个人敢贸然穿上装有拉链的时髦女装。

同行是冤家,特别是那些注定出来淘汰你的。

而那些生产和销售纽扣的厂商发现拉链将成为纽扣的最大敌人时,便群起而攻之,称其为“文明服饰的敌人”。

森贝克的公司再度陷入困境。

由于造价昂贵,加之需求问题,导致拉链即便具备了实用价值,也难以流行起来。

毕竟让人类接受新事物是很难的。

毕竟对很多人而言,所有在35岁后出现的东西,都是该死的巫术。

3

作为商品的拉链第二次进入市场,同样难逃失败结局。

那么问题来了,消费市场不买单,是不是有别的市场呢?

什么市场不关心市场风向,不关心成本,只要实用呢?

战场。

当时出现了战斗机驾驶员身上服装的纽扣掉落并滚进了飞机发动机,引发事故,当时的飞机密闭性是不够好的。

很快,法国国防部下令不允许飞行服上出现纽扣,各国纷纷效仿,包括大洋彼岸的美国。

森贝克知道时机已到,当即与美国国防部联系,以最优惠的价格协助制作新飞行员军装。

穿着新拉链军装的飞行员像一个个移动广告牌一般,使得美国陆军、海军纷纷仿效。

森贝克趁此时机与美国乃至欧洲的各大服装制造商联系,批量生产没有纽扣只有拉链的上衣,拉链开始被市场看见。

1914年7月,一战爆发,美国军方人士意识到拉链对前线士兵着装效率的提升,开始试用拉链,受到前线士兵的一致欢迎。

1917年生产的2.4万件拉链军服立即销售一空。

1918年,美国又在1万套飞行服上安上了拉链。

“无钩式纽扣公司”作为军方御用拉链供应商,也几乎是市场上唯一的拉链供应商,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追捧,在当时拉链市场占据巨大份额。

为降低生产成本,森贝克发明了相关拉链生产机器,由此有了大批量生产能力,并得以将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但战争为森贝克带来的不止是“契机”,也是“环境”。

一战前,美国已经是经济强国,一战后,由于参战晚,本土未受波及,美国军工复合体依靠售卖武器大发横财,一举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战后欧洲各国重建的需求成就了美国资本的发展,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生产导致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大大增强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美国发达的商品经济,极大的促进了工业生产和国民消费,拉链作为一种工业产物和消费产品原料之一,其产业发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这是,运气。

4

实用,成本都满足,欠缺的只有需求。

1923年,美国古德里奇公司看好这种“无钩式纽扣”,向无钩式纽扣公司订购大量产品,用以生产其相关产品。

为彰显特点,古德里奇公司的营销人员在推广一款一拉就能穿的“奇妙靴”时,用“Zip”这个代表物体快速移动的声音的拟声字作为商品名,便将奇妙靴更名为拉链(Zipper)靴。

古德里奇公司在一条堪称魔幻的广告中承诺,女性用户可以靠旗下产品夺得游泳冠军:

“打败那帮小子,他们还在脱衣服,你已经游起来了!”

之后,随Zipper这个词越来越流行,“Zipper”——“拉链”之后就成为所有类似无钩式纽扣产品的总称。

1937年无钩式纽扣公司再一次更名为Talon Zipper(鹰爪拉链)。

随着时间推移,拉链渐渐开始流行,慢慢地与腰包、衣橱、椅套、睡袋、笔袋、烟袋和手袋融为一体。

直到1930年之前,无钩式纽扣公司每年均可售出数千万条“拉链”,应用范围从军装到笔盒,再到摩托艇引擎盖,无所不包。

但拉链最应该存在的市场——成衣制造业依旧对其保持观望态度。

服装不仅是工业,也是时尚,更是需求和实用。

用惯了纽扣的设计师和厂商们不敢轻易改变现状,导致需求迟迟无法产生。

历史中总需要有人作为偶然性因素出来推一把。

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可可香奈儿的竞争对手,设计师伊萨·斯卡帕瑞里第一次将拉链作为一个设计元素大量运用到服装中,并在1935年的春季服装展大放异彩。

大众开始接纳拉链,此后,拉链逐渐成为了成衣业才渐渐采用拉链。

然后,二战爆发。

战争的爆发带来巨大的军工需求,让当时美国数个大型拉链公司获得了天量级别的订单,包括Talon Zipper。

二战期间经典的美国飞行员夹克使用的便是Talon拉链。

在此之后Talon zipper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全美第一家拉链企业,成为了全美最大拉链企业。

Talon Zipper巅峰时期占据全美拉链产业近70%的市场份额。

1960年,几乎每十件衣服中就有七件用的Talon Zipper的拉链。

Talon Zipper的称霸与其崛起一样都是大环境加持下的产物。

在Talon Zipper走向巅峰之时,美国正在迎来战后的经济起飞,经过恢复与改造,在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整个西部、南部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经济的强盛,市场的繁荣,旺盛的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根基。

5

在Talon Zipper取得第一时,竞争对手正在发育。

只不过这个对手不在本土,而在太平洋的对岸——日本。

二战的老对手了。

海的对面,是敌人。

只不过这个敌人,却是美国拉链的大爹,美国政府一手栽培出来的。

1917年前后,在森贝克正为了拉链发展蹉跎不定时,拉链从美国传入日本。

由于数量稀少,且造价高昂,此时拉链承担的作用并非日常工具,而是作为一种稀奇的物件被富人用以炫耀。

1927年,日本昭和初期,广岛县尾道有商人以“夹具牌”作为商标开始销售自制的拉链。

在当时,拉链以坚固耐用而著称,因此“夹具”这一带有“稳固”含义的名字在日本成为拉链的代名词,直到今日依然如此。

1933年,日本东京一家名为古谷商店的百货商店倒闭。

倒闭后商店中还有许多尚未卖出的库存,包括一批拉链。

心思活络店铺员工吉田忠雄说服供应商将这批拉链作为投资借给他。

1934年,吉田忠雄成立3S商会,员工2人。

由于当时日本市面上的拉链产品质量普遍低下,信奉品质第一的吉田忠雄只出售约三分之一的高质量拉链,剩余劣质拉链全部剪除。

在这一原则下,吉田忠雄的拉链产品尽管售价较高,但依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随着西方文化带来现代洋装在日本的流行,拉链的需求量快速增长,3S商会的经营有所好转,公司规模扩展到超百人,实现产品出口。

1938年,3S商会开始自建工厂,自产拉链配件,并将公司更名为吉田工业所。

由于与其它拉链厂商相比,吉田公司产品质量高,价格低,性价比爆棚,深受市场欢迎,短短两三年,吉田便占据了日本军队的拉链市场,成为日本军方最大的拉链供应商。

由于当时日本实行战时经济管制,当年日本实施战时经济体制,禁止使用制造枪炮的必需原料“铜”。

拉链工业大受打击,而吉田忠雄临时决定改用铝作替代品。

在吉田忠雄反复研究试验下,吉田工业所成功研制出一种硬度高质量轻的铝合金拉链用以替代质地过软的纯铝,为世界拉链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吉田成为铝制拉链的鼻祖。

1945年,在吉田工业所的业务蒸蒸日上时,日本在二战中节节败退,吉田工业所不得不暂停所有海外出口和生产。

同年,在美国朋友的热心帮衬下,吉田忠雄经营了十几年的工业所在火海中化为灰烬。

战后吉田忠雄重整旗鼓,建立了吉田工业株式会社,并在1946年启用商标”YKK”。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自己衣服上的拉链,很有可能,就有YKK三个字母。

此时,美国的物理威胁虽然已经远去,但业务上的威胁却近在眼前。

物理战争过后,就是商业战争。

6

某天,一个美国客户到吉田公司询问报价,吉田拿出公司最好的产品,报价9美分1条。

美国人沉默片刻后,拿出一条拉链给吉田试用,吉田发觉无论是性能还是设计都远远超过“YKK”,而该拉链价格折合下来仅为0.175美分。

这件事对吉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尽管YKK的企业的规模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其产品在整个日本都可以算得上拔尖,但其工艺依然处于落后阶段。

人手无法跟机器相比,如果质量更佳,成本更低的美国拉链进入日本市场,不要说YKK,整个日产拉链产业都将被打穿。

战胜魔法,只能用魔法,战胜工业,只能靠工业。

由于生产拉链的链牙机价格高昂,为了与以talon zipper为首的美国拉链企业抗衡,吉田倡议业界一起出钱买进口机器,建立一家共同经营的公司。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吉田是大局观。

以当时友商的眼光看来,吉田无疑是脑血栓。

结果,吉田卖力倡议,业界无人响应。

没办法,吉田一咬牙,从银行贷款1200万,从美国进口了4台全自动链牙机,而当时YKK公司的资本金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不到。

1947年,在美国政府的扶植,以及幕后天皇麦克阿瑟的主持下,日本开始进行战后经济的重建工作。

日本政府专门设立了“复兴金融公库” ,美国则提供了巨额的军工订单,日本经济随即出现好转。

经济的好转,既让YKK轻松获得本金,也让YKK获得了更大的市场。

吉田忠雄背负高风险的操作,在大环境的加持下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他购买的机器让YKK的产能翻了50倍,产品质量只高不低。

有鉴于此,他立即邀请日立精机董事长清三郎商谈,让对方仿照美国的机器生产进行仿造,数量是100台。

与此同时,吉田忠雄又添置平面研磨机、链条机等设备,开设了设丹钢厂、铝合金厂、纺织厂,并同步研制新型铝合金拉链以对抗当时暴涨的铜价。

YKK成为围绕拉链而生的一条龙企业。

次年,日立精机100台机器交付使用。

YKK的拉链开始延伸向日本每一个角落。

吉田忠雄提出口号:

“一年生产的YKK拉链要能绕地球一圈。”

1958年,YKK拉链年产量,完成了吉田忠雄绕地球一周的宏愿。

在日本战后“神武景气”和“昭和奇迹”两轮经济奇迹之下,整个日本经济几乎是光速向前,日本由此成为了当时的世界工厂,亚洲的经济中心。

而YKK的崛起,只是这个时代下无数奇迹的其中之一。

7

征服日本后,YKK将触角延伸向海外。

1959年,YKK在新西兰建立第一家海外分公司,随后马来西亚、泰国等子公司纷纷成立。

美国培养出来的对手,终于开始挑战美国。

1960年,YKK在纽约设立分公司,开始了和talon zipper的正面对决。

日本最大的拉链品牌,对上美国最大的拉链品牌。

新贵对老钱。

两大经济强国的两大工业品牌,对垒必然旷日持久,你攻我守?

不,真正的高手过招,不会拖拖拉拉。

而是一出手既分高下,也分生死。

talon一开始就输了。

和积极进取不断压缩成本,扩大产能,向外图谋发展的YKK不同,

talon在生产率的提升方面并不用心,产品价格因此相对高昂;

同时talon缺乏新品类,没有在箱包户外产品市场上发力;

为了规避风险,talon也很少向外开拓海外市场,尽管当时美国的纺织品制造业正在迅速向国外转移。

面对不断追求更低成本,更高品质和更大成本的YKK,talon毫无招架之力。

1960年,YKK进入美国市场,以相同的价格销售与Talon相同的产品,部分产品价格甚至比Talon更低。

仅十年不到,拉链始祖talon就被来自日本的新贵YKK直接打穿。

60、70年代,正是全球化、现代化浪潮的时代,各大现在服装品牌快速崛起。

现代商业,讲究成本和利润。

在YKK提供的更高质更廉价的产品前,lee,Levi’s,耐克,GAP这些美国本土品牌纷纷转投阵营。

自己人也要赚钱呐。

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柯林斯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宇宙真空,承载着全世界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

三名宇航员身穿的宇航服上用的正是YKK的拉链。

这是YKK的最荣耀的时刻,也是talon溃败的标志。

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几乎所有的一线服装品牌都成了YKK的忠实客户,其产品应用范围从箱包、鞋帽到大桥排水系统拉链,无所不有。

YKK由此成为高端拉链的代表,拿下了全球拉链市场超10%的市场份额。

甚至成为了服装的加分项,被服装品牌作为卖点来宣传。

曾经美国第一的Talon在自己的主场美国,被成本更低,技术更加先进的外来者YKK所击败。

1978年,拉链之祖TALON公司因在严重的业务竞争中无力支撑,被日资公司Txtron收购,从此退出了主流竞争。

但talon zipper的故事却并没有就此终结。

尽管Talon拉链在B端市场中已经被更优质、更廉价的YKK击败,但talon有一个优势是YKK所不具备的——历史的沉淀。

更直接一点,文化。

在talon的发家史中,战争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talon最早为人所知,也是出于二战中著名的飞行员夹克。

随着时代远去,二战美军飞行员夹克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而作为其中之一的Talon经典黄铜拉链也成为了复古界的宠儿。

每个品牌,每个复古文化爱好者在追求复刻时,都希望能找到一条Talon拉链装上。

许多美日高端复刻品牌甚至在Talon破产后到处搜刮库存拉链,在自己的新衣服上用这个几十年前的古董拉链。

对他们来说,YKK也就图一乐,真朋克还得用talon。

这种对talon的追捧导致了talon的复活,2001年TALON再次被Tagit Pacific公司收购,并重新进行生产销售,不过此后的泰龙拉链已经是形似神不似而徒具其名了。

被日本人打败,又被日本人买下,因不够大众而被淘汰,又因过于小众而被复活。

商业无常,人心魔幻。

1978年,talon兵败山倒成为复古圈吉祥物以后,YKK正式统治全球拉链市场,成为高级拉链的代名词。

为什么是高级而不是顶级?

因为在瑞典还有个以贵闻名的RIRI拉链。

但RIRI市场占有率无法跟YKK相抗衡,只做顶级和奢侈品市场。

在大众市场上,YKK世界第一的名号已经无可置疑,吉田忠雄也是毫无疑问的拉链之王,从60年代,统治拉链市场,直至今天。

但,YKK并非没有挑战者。

上世纪80年代,就在拉链之王在吉田忠雄的人生走向暮年之时,成衣制造市场有了新的水花,巨兽正在抬头。

8

1980年12月,浙江温州,一张编号为10101的工商营业执照被颁发到时年20岁的章华妹手中,章华妹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

而她经营的商品是,纽扣。

之所以卖纽扣,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章华妹获得营业执照的两年前,中国还处在市场经济的转折期。

沉睡的经商意识在时代的浪潮下开始苏醒,在浙江温州永嘉县桥头镇,一些人开始尝试性的做起小生意。

桥头镇人王碎奶偶然间在一家纽扣厂捡到一堆次品纽扣,结果这些纽扣在桥头镇中非常畅销。

于是,以王碎奶、叶氏兄弟为首的桥头人率先摆摊贩卖纽扣。

尝到甜头后,王碎奶从零碎卖,到工厂盘货,再带动周边亲戚朋友,桥头人竞相到外地进货,桥头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上千个纽扣摊位。

于是桥头自发形成了一个纽扣市场。

厂商、经销商、个体小老板们一批接一批的通过金华火车站中转,再经由客车一路颠簸,涌向这个浙江南部的小镇。

1983年,纽扣市场获得到县政府批准开放后,摊主们筹资30余万元对其进行重新修整。

市场获得快速发展,摊位数量迅速提升到4000多个,汇集了全国各地800多家纽扣厂的产品。

仅纽扣一项就达22大类、3000多个品种,平均日成交额达30多万元,年成交额达到上亿元。

由于市场街道狭窄,商贩众多,从高处向下望去,只见人头涌动。

那是,希望。

9

一业兴,百业旺。

桥头纽扣市场在依靠纽扣成为中国农村专业市场的成功的典范后,相关的五金、点起、塑编、皮具、服装辅料等市场瞬势崛起,桥头成为改革潮头。

《半月谈》杂志当时称桥头纽扣市场为“东方的布鲁塞尔”,海外媒体则报道称桥头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

直到今天,这个大众眼中籍籍无名的桥头小镇依然是国内最大的纽扣生产、制造、交易中心,几百家工厂每天制造着无数纽扣,占全球纽扣生产数量的60%以上,在鞋服领域拥有奥康、报喜鸟、红蜻蜓三大上市企业。

服装辅料,自然离不开拉链。

80年代,市场经济结构的改变促使中国拉链产业彻底地重新洗牌。

在桥头纽扣市场兴起的同时,作为与纽扣相对的另一种服装辅料,“拉链产业”开始在桥头发芽,各类家庭作坊式的拉链工厂在桥头遍地开花。

桥头生产的拉链经服装辅料中间商之手带到全国各地。

90年代,国内休闲服饰的兴起使桥头拉链迎来一波高速增长。

桥头拉链厂家数量暴增,产量和质量上了一个台阶,拉链产值直追纽扣产业。

1992年,中国第一个地方拉链商会在桥头诞生,十年前崛起的桥头拉链们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90年代-00年代,由于国内经济的起飞,成衣业、箱包业、旅游用品业等消费市场的强劲发展带动了拉链的需求,刺激了拉链产业的发展。

中国拉链产业发展之迅速世所罕见,拉链产量快速攀升。

1999年,中国拉链产量超过了120亿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拉链生产国。

2002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桥头镇“中国拉链之乡”的称谓。

桥头成为了中国纽扣和拉链的双料冠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辅料产业基地。

但此时,国产拉链并没能像talon或者YKK像杀出一个集大成者直接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而是在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大环境下,形成几百家小企业,专注代工和低端市场。

10

所有人都知道,低端和代工难有出息,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故事,尴尬犹在眼前。

但发育需要时间,品牌基于竞争。

而中国市场端巨大的需求也在产业端倒逼出了品牌。

代工、快时尚、电商、国潮,每一次市场需求的增长,都带来国内服装纺织产业的升级。

在市场需求提升以后,国产服装辅料市场也引来了高速发展,继而带动了拉链市场的成长。

在桥头完成了第一次服装辅料的产业集群后,产业群的力量快速向外辐射,在福建、上海、广东等地相继诞生了相关的服装辅料产业和品牌。

桥头强力依旧,但新的品牌快速发育。

比较著名的有浔兴SBS(福建)、东龙YCC(上海)、长城YQQ(浙江)、伟海WHH(浙江)、福兴3F(福建)、伟星SAB(浙江)等几个地方知名服装辅料企业。

即便是号称从头到尾一条龙生产的拉链巨头YKK也在中国上海、深圳、大连设置了三个生产基地。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拉链制品制造国和出口国,目前中国拉链生产企业约3000家,行业从业人口近百万人。

全世界的服装,几乎都已经被中国人生产的拉链包围。

我们都知道,只是闷头做制造,永远吃不到利润大头,制造业是辛苦钱,是牙缝钱。

品牌溢价才是重点。

而国产拉链品牌也正在突围而出。

YKK在2005年之前在国内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给国外中高端品牌,并没有把国内品牌纳入重点客户。

过去国内纺织代工产业的高度繁荣,和国产服装品牌的快速发展,以及YKK留下的空白给了上述那些初具规模的辅料产生们发育的机会。

浔兴、伟星突围而出,成为国内拉链产业唯二的两家上市公司,两个品牌加在一起几乎垄断了全球中端拉链市场。

至此,全球拉链产业分为四个层次;

奢侈品市场由瑞士RIRI拉链垄断;

高端市场,由日本YKK把控;

中高端市场,以中国的浔兴、伟星为代表分为治之,其中浔兴独占鳌头。

低端市场,分布在各个国家,尤其以中国的小企业为主。

2019年,中国制造的拉链约占全球的55%左右,每年都会出口大量拉链产品。

2021年,经济在疫情之后开始复苏,我国拉链进出口额再度呈现大幅度增长。

出口成品拉链的同时,我国也出口了大量拉链配件,世界拉链市场已经实质上的被中国制造所包围。

11

产能和制造之后,下一步便是品牌之争。

拉链产业四个层次看起来秩序井然,实则暗潮涌动。

市场埋葬你的,永远是你的客户。

2015年前后,快时尚品牌一轮又一轮的竞速比赛被拔到最高,每个服装品牌都在追求快速,连带着上下游企业也跟着卷了起来,包括拉链企业。

为此,各大拉链巨头们纷纷开始启用新的生产系统,不断加速产线,只为满足快时尚品牌们的需求。

像H&M、ZARA这样的品牌2—4周上新的品牌订单交货速度往往要求在一个月以内,各种本土电商品牌更不必说,且这些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品牌对成本的极致压缩往往难以承担YKK作为“高端”代表带来的金钱成本。

即便换上新的设备,调整了产线,YKK们依然难以保持跟以快为生的快时尚品牌们同步的速度和低价。

YKK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服装加工企业上。

事实上,YKK拉链的市场份额的贡献者是主要也是生产周期更长,追求精工细作的传统服装企业,如优衣库。

很多人说优衣库也是快时尚,其实不是,优衣库要慢一点的。

那么,这些不断求快的快时尚品牌的份额被谁吃下了呢?

自然是国产拉链。

由于国内拉链厂普遍规模不大,一个厂商基本都只专注于生产1—3种基本款拉链。

原本这种选择不多的市场劣势,在快时尚品牌的极端要求下变成了一种相对优势。

小而精的规模保证了其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在大量快时尚订单以及国产电商品牌的投喂之下,国产拉链开始了快速扩张。

横行全球多年的YKK终于吃瘪了。

2016财年,YKK未能达到预期的100亿件的目标,低端产品销售不力被认为是首要原因,而根源则是国产拉链的步步紧逼。

现代服装品牌对成本的压缩,导致talon的落败,而快时尚、国产服装品牌对成本的极致压缩又导致国产拉链的崛起。

从talon到YKK,再到国产拉链;

从李维斯水洗原牛,到拼多多29块9包邮牛仔裤。

大家都在越来越快。

市场从来不需要卷不动的玩家。

以浔兴、伟星为代表的国产拉链企业长久以来毫不掩饰冲击YKK的野心,甚至从起家之初,就冲着YKK而去。

在众多国产玩家相继入局之后,全球拉链市场早就已经变成一个霸主(YKK)面对数百对手的共存局面。

而随着浔兴SBS在产量、出口额、专利研发上不断向YKK发起冲锋,成为事实上的全球第二。

全球双寡头格局正在逐渐成型。

根据YKK、浔兴、伟星三家企业的财报2020的财报,三家企业在拉链业务营收上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下降。

YKK拉链业务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由前一年的3328日元和536日元,下降为3021亿日元和 362亿日元。

官方公布的原因是疫情和全球服转市场遇冷。

对YKK而言,最致命的问题并不是利润,而是市场占有率。

随着中国拉链企业的快速发展,巅峰时期占有全世界45%以上拉链份额的YKK到了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其具体份额数据,企业财报中强调的只有“利润”这个基于品牌带来的附属品。

尽管以浔兴SBS为代表的国产拉链要在利润和品牌上要超过YKK貌似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整体趋势对YKK并不乐观。

但不乐观只是不乐观。

你说YKK会像talon那样,默默接受自己命运为自己安排的位置吗?

显然不可能。

作为一家诞生近百年,在拉链市场称雄超过半个实际的真正头部企业,YKK海量的市场资源,遍布世界的子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巨大的技术影响力。

面对自下而上的冲击, YKK决定走出高端市场这个舒适区,主动进击中低端市场,和来自海峡对岸的朋友来一波中门对狙。

中国中端品牌冲刺高端,日本高端品牌下沉中端。

又是一场老钱和新贵的对决。

最终结果如何,无人知晓。

但不论结果如何,世界拉链市场姓“中”的趋势已经无可避免。

12

从talon到YKK,从YKK到SBS。

服装辅料是整个服装纺织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拉链作为服装辅料的代表其发展,既是需求的倒逼,也是来自于产业的支撑。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服装、箱包、鞋履生产制造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拉链生产、出口国。

巨大的需求,才能支撑得起巨大的市场。

高度的集群,才能支撑起庞大的产量。

产业从来无法脱离市场和上游。

那么,中国的拉链产业会像美国转移到日本那样,转移到下一个国家吗?

其实很难。

拉链的上游是什么?

拉链本质就是金属或者树脂结构,其设计来源于百年前的专利,技术上不存在任何技术门槛。

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就代表谁都能做。

但是,拉链的黄铜、铝合金、树脂、化纤和大规模生产背后,是金属炼化、金属精炼、聚酯炼化、金属加工、化学工业、纺织业、机械化生产。

这里面的每一步,最终都体现在成本上,而成本,决定了效率以及售价。

谁能做到?

只有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且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中国。

所以,拉链会像过去从美国转移到日本,从日本转移到中国那样再次转移到下一个国家吗?

暂时看来,不会。

欧美发达国家能做吗?

原本能,但低价值,成本高,导致产业转移,转移之后产业空心,于是再起不能。

亚非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做吗?

更不能,除中国外的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缺乏配套完善的金属冶炼和化工产业,更不用说规模化生产和产业集群。

而我们之前看到的所谓产业转移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转日本,日本转中国,是因为承接者经济在崛起,能够有相应配套,产业集群,上下游完备,成本低,还有市场。

现在中国要交出去,谁接得住?

没有人。

我们之前看到印度、东南亚都信心满满要接下世界工厂的名头。

但这些所谓的世界工厂是怎么回事呢?

印度所谓的自产手机,无非是从中国进口零件,然后再印度组装一遍;

东南亚的服装代工,无非是从中国进口布料、辅料,再在当地缝纫剪裁。

而即便如此,东南亚的服装加工厂布料要从中国进口,纽扣要从中国进口,拉链要从中国进口,机器要从中国进口,机器坏了要从中国找技术工修。

东南亚那一票号称要成为世界工厂的纺织业大国被浙江一众企业拿捏得死死的。

另外多说一句,很多在东南亚的工厂。

你看看股东构成。

都是中国人。

13

拉链当然不是什么高科技。

但拉链代表了生产力。

其背后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是新型消费的崛起,是巨大的消费需求,是强大的工业产能,高度集中的产业布局,是全工业体系的体现。

既是经济的体现,也是能力的象征。

Talon拉链领先全球的背后,是那个工业发达,重视科学,经济快速崛起,正在成为宇宙中心的美国;

YKK崛起的根源,是背靠美国,经济稳步向前,作为战后世界工厂的日本;

而以浔兴SBS为代表国产拉链,则出生于80年代的世界工厂,在中国打造出全产业链的同时,走向挑战第一的道路。

纽扣、拉链、布料、纸巾、打火机,每一随处可见的小物件,都是世界经济变迁的缩影。

没有永远的王者。

只有永远的挑战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Previous 2022年3月26日
Next 2022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