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沙行
编辑 | 李枫冉
2007年,海南新盈红树林湿地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这也是海南第一个国家级滨海湿地公园。身形精瘦的罗理想,成了公园第一批巡护员。
公园内湿地类型多样,由浅海、红树林和人工湿地组成了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环境良好,每到冬天,有大批候鸟迁徙至此越冬或中转。巡护员的工作,主要是巡护树林,防止破坏,保护管辖区域的平安。
起初,罗理想对生态、环保和湿地统统没有概念。他来此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份可以养家糊口的稳定工作。然而在之后15年的5400个日子里,罗理想一直与湿地公园相伴,并渐渐成了因为工作,有时甚至不着家的人。
变化背后,是对环保工作价值的理解,“这片浩荡的红树林,不仅抵御着海浪、风暴的冲击,保护海岸不被侵蚀,更是各种生物的天堂。”但环保,并非只是环保人士的职责,而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0年,碳中和概念兴起,市场上相关投资机遇备受重视。光伏行业长久冷寂之后,股价一飞冲天。氢能、新能源车等均从中受益。
上述诸多行业兴起的缘由,其根本在于环境保护的危机。而碳中和的本质目的,就是更快解决环境问题。
今年99公益日,市界作为自媒体合伙人,参与了保护湿地的公益项目——守护地球之肾,希望为碳中和献上一点微薄之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湿地资源是助推碳中和的重要生态构成。
在了解碳中和投资机遇的同时,我们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更深入地理解碳中和背后的深层现实意义,并为大家提供个人参与碳中和的机会。
碳中和不仅仅是投资机会
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有时候会存在根本上的联系。
今年上半年,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的数据亮眼。尤其是硅料领域,通威股份实现利润29.6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93.50%;大全能源实现利润21.6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97.96%。
若以股价表现来看,前者近一年涨幅约130%,市值增长大概1500亿;后者7月22日登陆科创板,当天市值便突破1100亿。
如此疯狂的成绩,受益于碳达峰与碳中和概念的兴起。
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至于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通过使用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碳的相对“零排放”。
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都从碳中和概念受益。但其背后有一个矛盾的现象:以环保为目的碳中和,成了人人热议的话题,而真正直接的环保行动,却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碳中和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战略其实是手段,本质目的是达到环保目标,我们不该舍本逐末。
而湿地资源的保护,不仅是环保的直接手段,也对实现碳中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但少有人知的是,湿地还具备强大的固碳能力。
研究发现,西溪湿地固碳能力可达40万吨。有专家建议,对于沿海城市,与其植树造林,不如把近海地区的红树林湿地培养好,单位面积红树林加上依附于此的海洋生物,其固碳能力比森林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遗憾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湿地消失的速度是森林的3倍。就我国情况而言,红树林湿地曾受过严重破坏。
有关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有近5万公顷的红树林,但在经历围海造田、围塘养殖浪潮和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及港口码头建设后,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至2000年的2.2万公顷,仅为早先面积的45%。
进入新世纪后,红树林保护开始受到政府重视,面积逐渐增加,但依然面临着人为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不高、公众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不足等问题,依然阻碍着湿地保护的发展。
保护红树林湿地,是个苦差事,也是个少有人知的差事。
罗理想所在的新盈红树林湿地公园,总面积有507.0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388.22公顷,差不多相当于9200个篮球场的面积。虽然有些地方可以用摩托车代步,但大多数时候得靠步行。
在深及膝盖的滩涂淤泥里走上2到3公里,是家常便饭。如果做监测任务,罗理想和同事们还要步行5公里的海岸线。
更难的问题,在于如何获得当地居民的理解。长期以来,当地人靠海吃海,主要生计来源之一便是围塘养殖。有人为了扩大养殖塘会破坏红树林,他们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助了罗理想一臂之力。2015年,他前往深圳,和基金会工作人员一起,进入当地的红树林生态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这是罗理想第一次深入了解宣教工作,从中他学习到很多自然保护的新理念和公众教育的新思路。
回到海南,罗理想邀请社区居民参与到湿地公园的活动中去,这大大拉近了双方距离。早先村民对保护湿地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抗拒,后来开始主动交流相关问题。
然而,保护红树林湿地,还需要更多的罗理想,以及更多的公益力量。
为什么重视碳中和
长期致力于湿地保护的公益人员,和耕耘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从业者,本质上都在促进碳中和进程。
在不少投资者眼中,碳中和是今后最可靠的投资机遇之一。这种信念的根源,来自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目标,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实际上,碳中和发展机遇的确定性,是与每个人都相关的严峻问题。只有实现碳中和,才能有效扼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进而缓解极端天气给我们造成的威胁。
可直接感知的是,极端天气情况更加频繁地出现在现实里。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4.9℃,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了约1.2℃。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其中2016年、2019年和2020年位列前三。
回顾近一年来的极端天气:2020年1月,澳大利亚东部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暴雨;2020年1月到2月,泰国遭遇了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2020年6月,西伯利亚东北部观测到38℃的高温,打破了北极圈最高气温纪录;2021年2月,美国德克萨斯州出现极寒天气,数百万家庭断电。
再看我国的情况,国家气候中心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第8高,降水量为历史第4多,呈现暴雨日数多、极端性强、汛期降水集中的特点,全国超过75%的县(市)出现暴雨天气,平均暴雨日数比常年偏多24%。
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醒和催促我们,要加速实现碳中和,减缓未来气候恶化。
也就是说,碳中和绝非空中缥缈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机遇,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安全状况,它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和直接践行。
今年99公益日有六场主题活动,其中一个主题便是“碳中和”。市界发现,在腾讯公益平台上,还有诸多与碳中和相关的公益项目在进行。
比如鼓励践行低碳理念的“零碳蛋糕”项目,推广碳中和教育的“我有一颗中和树”项目,致力于提高我国陆地生态发展的碳中和造林工程等。
早先,各个保护区的湿地守护者们,会有孤军奋战的感觉,后来通过参与红树林保护基金会开展的湿地监测培训等活动,他们结识到同行,彼此受到激励。
罗理想在近日红树林保护基金会的采访中提到,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湿地公园招聘了多个本地年轻人加入巡护员队伍,“增添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这就是一个好的趋势”。
助力碳中和,正在汇聚更多同行者。
今天你碳中和了吗
低碳理念正在成为一种潮流,除了国家层面支持碳中和发展的政策,富有责任心的企业也有所行动。
回归到个人,我们能为碳中和做什么?
首先,大家可以和市界一起,参与到“守护地球之肾”的项目中来。
在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的推动下,市界组建公益战队,号召大家一块做点好事。大家长按下面二维码就可以加入我们的战队,一起助力碳中和。
在去年发起的首届99公益日自媒体合伙人计划中,有150家由自媒体&读者组成的专属公益战队,切实帮助到了100+公益项目,触达超3亿用户获近千万阅读,20万互动。自媒体合伙人计划的初衷是,为热忱的自媒体伙伴和公益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触达更广泛的用户,让“人人公益”达成多圈层的大众感知。
“守护地球之肾”由前述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执行,具体的“护肾行动”大致分三步:
第一,对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湿地进行研究,提出保护恢复方案;第二,针对项目所在的滨海湿地进行管理规划和环境提升,开展红树林保护和复种工作;第三,研发自然教育课程,推动湿地教育传播。
希望大家不仅关注新能源、碳中和的投资机会,也要明白规划这些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参与到保护地球之肾的项目中来。
此外,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助力碳中和的方法,比如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使用环保效能高一点的家电产品等等。
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如同所有环保公益项目一样,都需要全民参与,才能从量变促成质变。
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汇聚起来,就会撼动河山。
(文中罗理想事例来源于红树林基金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