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太特么重要了

圈子太特么重要了

01

上个月,跟率哥出门参加个活动,基本都是搞互联网的人参加的。聊了没多久,就有人问率哥:“老哥你不是做互联网的吧?”

哈,率哥还真不是。他是传统行业搞集团投融资的。

两年前,去杭州见一位相谈甚欢的网友,也是跟率哥一起。这哥们之前在北京做互联网创投导师的,我当时刚刚离开北京互联网平台创业公司。

我们在杭州河坊街的麦当劳碰头,见了面也是巴拉巴拉从互联网创业聊到他当时在搞的菲律宾房产再到新媒体啥的,聊着聊着,他突然抬头问率哥:“你不是做互联网的哈?”

哈哈,率哥总是被一眼看穿是“圈外人”。

02

这是个挺有趣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会被我们的行业、职业、经历、背景,在思考方式、行为举止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比如,几个互联网人碰头,聊个项目啥的,大概率会很快聊到PV(点击量)、UV(独立访客)、DAU(日活)、MAU(月活)啥的。

他们每天的工作中,KPI可能跟这些数据相关,每天部门间合作也在对接这些数据,投资人也要重点看这些,说这些在他们认知中的权重不高是不可能的。

率哥呢,我也偶尔跟着他去见朋友。他们一聊天,总是会先关注到ROE、IRR啥的,再聊一下风险怎么样。

同一个项目,大家聊天的优先级和标配项,各不相同。

再举个例子。

我以前读的建筑,也做过几年建筑师。

一群人大家一起去看建筑,方案设计师肯定是先凑在一起聊设计语言啦、审美哲学啦、功能动线的合理性啦这些,顺便在拍点特别有逼格的照片;结构师肯定是先关心建筑的受力、建造难度啥的;甲方如果是个体小老板,那会更关心项目要花多少钱能赚回多少钱,如果是大老板那可能得先找个风水先生算一算;甲方如果是政府,则会更关心项目对GDP和就业的拉动,对税收的影响。

同样的画面,反馈到每类人的脑子里,一定是不一样的景致。

这也是做建筑的时候大家经常吐槽的设计师和甲方的矛盾。你画个图在阐述啥哲学理念,身后站的甲方老板只关心屋顶能不能做成钻石的形状。

圈子太特么重要了

03

了解了这些,跟我们每个人有啥关系?

  1. 你想尝试一件新鲜事儿,可能需要更多的视角

我以前在北京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我们在做的是行业里相对超前的事情。可能很多人想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躬身入局。所以我们要面对一箩筐的未知数。

这种时候,单一视角就容易走弯路。多些人,多些角度,才能给我们还原一个更真实的事件。

所以,我们团队里有互联网背景的人,有建筑背景的人,有刚毕业的小鲜肉,也有十多年老兵;我们的早会、读书会,老大都会尽可能约到财务部门的人跟我们一起开;一个问题抛出来,我们可能会跟建筑师、律师、风险投资财务顾问碰头,让大家的看法、意见碰撞。

创业团队非常可怕的事情是整个团队的人背景全部一致,观点完全一致,大家每天都是认同认同全员认同。这种情况下,达成共识的原因一般不是你们做了个非常睿智的决定,而是你们都坐在同一个井里,在观同一片蓝天。

我后来开始副业写文章、拍视频、做自媒体,就非常喜欢读评论。大家会发现我文章后面的评论,基本都会一条一条回复。都是我自己回的,没有小编,没有回评论的助理。

因为这是你抛出一个观点,大家给你的最直接的反馈。有时候你写的是一个意思,别人的反馈是另一个意思,有时会让我惊叹:竟然还有这样的视角!透过别人的视角、观点,你便能打开背后的另一方天地,多么有趣。

  1. 明确领域办事儿时,找到对的领路人

有时候,你要跨界办事儿,很明确要打进另一个自己不了解的领域,那一定要找个懂行的领路人。

比如,你做电商的,想往上游走去办厂,那你一定得拜个师,把办厂跟各路神仙打交道的坑和套路都了解一番。光有钱是不行的,不了解门道,关门都不知道自己为啥关的。

比如你传统行业的,想铺开互联网渠道,那也一定得先投石问路。否则光投放一项,你黑话听不懂数据不会看,不烧你个底儿掉。朋友曾任职的一家传统公司,老板投放了20万,不是打品牌就纯为了交易为了卖某个单一产品,结果卖掉了200块的。

可能大佬们更自信也更容易在这方面踩坑吧。

几年前,北京数字货币领域的创业热火朝天的时候,很多老板自己一窍不通,养几个程序员弄个计划书就想搞项目赚大钱,结果项目没把钱赚回来,几个程序员一年烧掉大几百万很轻松。听说程序员们也不是很懂,没事儿,反正趁着行情好大伙儿创业热情高,烧垮一个老板再烧下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行业讲家族传承。人家祖上干这个的,就能很快上道。因为都有各行的黑话和秘方。

所以跨界搞事情一定得找到真正懂行的人。或付学费让人点拨,或直接绑定利益合伙干。这是避坑最快捷的办法。

圈子太特么重要了
  1. 更多包容心

我们都喜欢听认同的声音,不喜欢被别人反对。这是人性。

互联网让表达如此容易,也不用负责,就放大了这种人性。所以我们在网上随处可见各种骂战。

但既然我们知道了大家的角度本来就如此不容,没什么对错。那所以是不是下次再遇到不同的观点、反对的声音,应该理智战胜不爽的感性,听一听想一下,而不是急于反对?

这样,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会更有价值。你会发现,你想轻率拒之门外的东西,可能是宝藏。

作者:啡小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森林服务号的头像森林服务号
Previous 2021年8月26日
Next 2021年8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