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鑫
编辑 | 悟能
“国外已经有汽车厂投资台积电,要产能了,我们的汽车厂却只会在那儿叫唤……”
这句让车企老板们有些尴尬的话,来自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高层论坛上,苗圩谈到:
目前很多整车厂依然把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扔给一级配套商,自己做却不采取任何行动。
苗主任如此语重心长,我们可以从当下有些惨淡的行业略窥一二。
以今年2月为例,由于缺芯,不少车企受到冲击。比如长安汽车销量13.81万辆,同比减少15.1%,环比减少50.2%;比亚迪汽车销量9.11万辆,同比增加335.2%,环比减少5.8%;长城汽车销量为7.08万辆,同比减少20.5%,环比减少36.7%。
其实,业内对此现象已有预期。
2月28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从重点汽车企业监测情况看,汽车芯片供应短缺虽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目前仍有一定的缺口。
而在更早的2月11日,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则表示,部分芯片领域的供需,将在2022年逐步达到平衡,但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数个增量市场,依然存在结构性产能缺口。
为什么会形成所谓缺口?核心原因来自两点:
其一是海外成熟工艺产能扩产缓慢。
如果对芯片关注不多,可能会认为这次是高端芯片短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紧缺主要来自成熟工艺下的低端芯片。
比如,苹果公司CEO库克在去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就指出,公司所面临的芯片紧缺集中在成熟工艺(低端芯片),而非先进工艺(高端芯片)。
《财新》也曾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盖欣山的研究成果:成熟工艺下“低料、低成本的小芯片”目前短缺最为严重,这导致的结果是,哪怕主芯片产能没问题,最终套件还是会受到限制。
所谓的成熟工艺,也叫低端工艺,其产品利润率远低于先进工艺。成熟工艺的产品,主要通过所谓“8英寸产线”生产,这种产线建设成本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低利润、低建设成本,但晶圆代工企业并没有采取低成本扩张的策略,而是砸重金追逐大尺寸产线和先进工艺。
这直接导致了当下芯片行业的倒挂现象:成熟制程扩产过少,供给反而紧张,尤其在疫情之下。
当然,国内缺芯,也不能全怪海外不扩产,我们国内本土薄弱的产业链,也是问题。
如果单纯看产量,中国汽车约占全球30%,是车规级芯片需求最大的市场,但如果看供给,就成了另一番景象。
万联证券显示,国内汽车芯片进口率高达95%,像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等关键芯片,都被国外巨头垄断。
这些巨头都是谁?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恩智浦、英飞凌、瑞萨、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保持汽车芯片厂商的前5名,市场份额占比合计高达50%。相比之下,国内汽车芯片的国产化率还不足1%。
所以,汽车行业出身苗圩的呼吁,有其现实环境。
好在,国内有部分企业在芯片领域已经有所布局。
比如,比亚迪在2019年国内车规级IGBT模组的市场份额达到18%,仅次于英飞凌。
而国内其他车企如吉利、北汽、上汽也开始与芯片厂联手,布局芯片。
2021年12月10日,吉利宣布由旗下芯擎科技自研的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车规级SoC芯片“龍鹰一号”正式面世。2022年三季度,“龍鹰一号”将实现量产,并于年底按计划前装量产上车,量产上车的首款车型是吉利旗下的主力车型。
而理想、蔚来也开始搭建自动驾驶团队,计划自研芯片。
事实上,自主研发设计车规芯片,并非易事。无论是前期动辄几年的开发、测试,还是挖掘、培养研发芯片人才都需要步步推进。
但不管怎么说,做难而正确的事,迈出第一步总是值得鼓励的。只是,这类企业需要更多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