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大涨》这篇文章里讲了我定投中概基金的逻辑,然后有人就留言说,希望我再多聊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因为他也有投资理财的需求,也想获得被动收入,看了我写的东西之后收获很大。
还有人说,做好你专业的事就行了,不要随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表见解。
我觉得出现这些声音都很正常,成年人之间一旦深入交流任何话题,无论是投资理财、历史、时政等等,都会出现严重分歧。
没有分歧才不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跟亲戚朋友之间不要聊时事,否则伤感情。
30多岁、40多岁的中年人,其实价值观已经形成了,接受信息的渠道、大脑的思考方式基本上也定型了。
彼此之间的人生理想、人生理念也都各不相同,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鄙视的。
伤害也就从中产生了。
所以,没有感情的关系该断掉就断掉吧,没有任何维系的必要,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
有感情的关系就不要随便探讨大的、深入性的话题。
我在社群里也禁止大家讨论跟保险、医学、yi苗等相关的任何话题,因为我把这些话题都列为“信仰”层面的东西。
也就是说,有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跟自己不一致而开启狂暴模式,像疯狗一样咬人。
投资理财也是同理,我在现实生活中从来不跟身边的朋友讨论这些东西,他们也不知道我在玩基金。
但是呢,我愿意在公众号上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因为我知道能引发一部分人思考,还能促使一部分人成长。
我从来不推荐大家买任何一直股票或者基金,所以我也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
我只是记录一下我的投资过程,以及我对于投资理财的一些见解,纯粹是一家之言,没有任何权威性。
关注我时间很长的朋友应该清楚,我是很少扯鸡汤的。
但是在《包装的精髓》这篇文章里,在讲“奢侈品”“高价商品”这些概念时,我提到了“星辰大海”这个概念。
我希望关注我的各位老板都是志存高远的人,目标都是财富自由、星辰大海,享用人间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每天省吃俭用、各种仇富。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光靠努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被动收入、半自动收入这些话题也一定绕不开。
但是呢,被动收入这个东西,一定不是靠技术、靠教程就能实现的,也就是说,它无法传授,只能在大师的点拨下,自己慢慢悟。
比如巴菲特先生就经常说自己钟爱“指数基金”,自己的投资准则就是“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这些道理都非常浅显易懂,但是执行起来却是极难的。
比如,大概在一年半之前,中概基金膝斩,跌掉了70%,而且下跌的趋势根本没有停止,市场上还有很多人传言这些中概公司可能会被美国强制退市。
最终全部归零,化为泡影。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场的,原因我在《大涨》这篇文章里也说得很清楚了。
顺便普及一个小知识:基金与股票的区别。
可以简单这样理解:(股票型)基金就是多支股票的组合。
比如中概基金就是中国几百家互联网公司股票的组合。
这些公司包括百度、阿里、腾讯等等,他们全部都是在美国上市的(能吸纳全球的资本)。
而纳斯达克指数基金(简称纳指),主要由美国的几百家发展最快的互联网、科技和生物公司组成,包括微软、谷歌、苹果等等。
另外,不要以为基金是多支股票的综合体,它的风险就很低,并不是这样的。
比如我买的中概和纳指,在支付宝上都被归类为“中高风险型”(再次强调:大家都不要买这两支基金,因为现在价格已经涨起来了)。
在我本金只有十几万的情况下,有时候一天就能跌掉1万元,有时候一天又能涨1万元。
所以说,定投这些基金的人,跟那些炒股票的人,绝对不是一类人,而且可能会互相鄙视。
比如,我就认识很多炒股的朋友,他们嘴上整天谈论的都是“新能源板块”“医药板块”“科创板块”“白酒板块”这些词汇,而且特别热衷于看新闻、看K线走势、看公司业绩。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有神经病。
我们就是普通小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新能源行业、医药行业、养老行业怎么发展?连xxx都不知道这些行业前景在哪里。
另外,靠研究公司财报、靠看K线、研究各种炒股技术赚钱,即使是小学生都知道这件事不靠谱。
如果靠研究技术就能炒股发财的话,那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都去炒股了。
新闻、消息就更不靠谱了,我们普通人接触到的消息要么是反的,要么是严重滞后的,妄想靠消息来赚钱,最终只能赔得底裤都不剩。
那么我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我买中概基金,原因就是两个:
① 买入的时候成本已经奇低了,你可以理解成“打3折抛售”。
② 中概基金里的几百家公司都是“硬通货”,都是“厉害角色”,没有一个水货。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这些公司是中概的核心,它们都是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创造价值的。
我不相信它们会同时倒闭,因为全球每天有十几亿人每天都在用它们,所以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投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自己每天使用的产品”这两条也是巴菲特的理念。
我买纳指的原因也是差不多的,纳指的主要核心股是微软、谷歌、苹果、特斯拉、亚马逊、Facebook、Adobe等等。
这些公司的产品,能收割全球的用户,比如我自己就在用微软的系统,谷歌的搜索引擎,苹果的手机,Adobe公司的Pr、Au、PS等电脑软件。
我也坚信,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一定来源于这些公司,人类的未来一定是由这些公司主导的。
所以说,我投资基金,跟那些炒能源板块、白酒板块、医药板块的人根本不是一个思路。
我更在意的是长期的趋势,不在乎短期的涨跌。
另外,我们的信仰也是不一样的。
每当我说“人类的未来就在纳指前十名公司里面”这类话时,就会有人觉得受到了伤害,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接受这种说法,他们更不会买纳指。
另外,我把基金定投当作是一场时间的游戏、心性的历练,而不是用来赚钱养家糊口、改善生活的。
说白了,即使我投入的资金全部归零,我也能接受,因为对我的生活不会造成一丝一毫的影响。
还有一类“砖家”一直好心地提醒我:你这样的配置很危险啊,非常不科学,以后可能会赔钱的,来上上我们的理财课吧。
我能怎么说呢?
我只能说,信仰不同,不必互相说服,这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之前在大涨这篇文章里我说了一个我自己原创的悖论:没有任何人(包括巴菲特)可以通过投资理财来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发生重大提升(比如总资产翻几番)。
反而通过投资理财赔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例子却比比皆是。
今天我想再说一个我原创的理论:获得被动收入的能力跟获得主动收入的能力成正比。
因为赚钱的“手感”是相通的,本来你在上班、创业方面都赚不到钱,还妄想在股市上赚到被动收入,可能性几乎为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