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老板压上了家产,而我想哭泣”。11月2日凌晨,一条疑似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城”)员工的的微博长文,引发了业界关注。
该员工称,发文时间是凌晨02: 02分,自己一个人坐在冰冷的会议室里,写下感受……直到现在公司依然灯火通明、老板和同事们都还在努力着,自己能做的只有抱最大的希望和他们一起尽最大的努力,也真的希望投资人们能够多给一点信任,齐心协力摆脱困境,是当下地产企业唯一的出路了。
此前阳光城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下滑;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仅为8670.14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96.89%。
对于这一业绩表现,公司第二大股东泰康系两位董事投下反对票,要求管理层对《2021 年第三季度报告》所表现的经营恶化做出合理解释。泰康集团于去年9月份入股阳光城,双方签下为期十年的业绩承诺协议。
投资方不满意,叠加业绩下滑,阳光城迎来了“股债双杀”,进而引发评级下调。业内预测,接下来阳光城需要面对的,是即将来临的偿债高峰。
图片
员工“哭泣”,老板为债务托底
微博上,疑似阳光城员工发出的公开信中,透露了这家风暴中心的公司员工的现状。
文章称,公司是第一批房地产三线四档压降的12家企业之一,最近几天,公司负面新闻缠身,员工人心惶惶,大家都有一种莫名就被失业的感觉。自己作为一线员工,每天忐忑不安。
作者称,不否认地产行业高管们的薪酬高于其他行业,但就基层员工而言,也是在每一个996和007中苦熬出来的。
“让人感到无力的并不是行业本身,而是这个行业早就不被很多人看好了。所有的地产企业都经历着在“濒死”的边缘苦苦挣扎的阶段,民营房地产更是利空不断。”作者认为。
作者称,由于预售资金监管导致公司几百亿的账面资金无法回流,不可以用于还贷款,导致房企无法找到与之匹敌的现金流。但此时,还有部分金融机构要求民营房企无理由提前还贷,三季报发布后市场不买账,股东和投资人不理解等等。
该微博获得了阳光城员工的留言,纷纷声援希望“阳光城能度过难关”。阳光城相关负责人向经济观察网表示,该篇长文疑似员工所写,公司也正在寻找当事人。
不只员工“哭泣呐喊”,阳光城的实控人也为即将到了的美元债展期拼尽全力,作出了全额担保承诺。
11月1日,阳光城发布公告,其对旗下三只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美元债提出交换要约,在征求合格持有人同意并修订上述票据的相关管理契约后,交换的新债预计将于2022年9月偿付,相较于2022年初到期的原债券即为展期。
公告显示,公司提出展期的3只美元债的未偿还余额分别为2.47亿美元、2亿美元、3亿美元,合计达到了7.47亿美元;对应利率分别为10%、5.3%、10.25%。
如果展期结果达成,债券持有人每1000美元本金将会获取25美元的现金,2022年到期票息为10.25%、本金总额为1000美元的新优先票据。这意味着三只展期的美元债券成本将分别提升2.75%、7.5%、2.5%。
即便展期融资成本上升,阳光城依然迫切期望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实控人阳光城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承诺为所有美元债提供全额连带担保责任。同时为国内私募债“20阳光优”回售本息提供全额连带担保责任。
然而,林腾蛟想要解救阳光城,自己恐怕也无余力。11月2日,阳光城在公告股价异动时披露,公司前一日收到控股股东阳光集团的书面通知,因其部分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于当日被动平仓减持2784万股公司股票,总股本占比0.67%。
天眼查显示,阳光城控股股东福建阳光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吴洁,后者被认为是林腾蛟的嫂子。目前阳光集团及其子公司东方信隆,以及一致行动人康田实业,一共持有上市公司阳光城18.2亿股,占总股本的43.69%,但控股方的质押比例已接近80%。
业内分析认为,如果阳光城股价持续下跌,大股东平仓风险加大,对相关债券的展期产生不利影响, 或将加速阳光城在公开市场违约的到来。
图片
面临短期债券集中兑付压力
事实上,上述展期债券仅是阳光城债务的冰山一角,公司面临较大的短期债券集中兑付压力。
11月1日,大公国际在评级报告中指出,阳光城未来3个月内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债券金额为19.07亿元,境外美元债券金额为2.47亿美元;未来6个月内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债券金额为50.77亿元,境外美元债券金额为7.47亿美元,短期债券集中兑付压力较大。
另有媒体统计,阳光城目前共存续8只美元债,存续规模22.62亿美元,且有4只债券票息高于12%,最高票息达到12.5%;存续境内债29只,存续规模181.13亿元,44.46亿债券于一年内到期。
同期东方金诚出具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阳光城全部有息债务为891.48亿元,短期有息债务为283.07亿元。
面对即将到来的庞大债务,阳光城的流动性并不充裕。大公国际上述报告称,前三季度,阳光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07亿元,净流出规模同比大幅增加239.07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9.57亿元,较2020年末大幅减少195.58亿元。
和之前“暴雷”的房企一样,尽管阳光城账上有209.57亿元货币资金,却不得不对即将到期的7.47亿美元寻求展期,更难以覆盖283.07亿元短期有息债务。鉴于此,大公国际认为,阳光城偿债资金来源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将其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对于前三季度现金流大幅流出的状况,阳光城的解释是,主要系控制债务规模,与借款相关的现金流出增加所致。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阳光城经营性净现金流入79.93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53.85亿元;投资活动流出虽然较上年减少,但仍流出超20亿元;由于偿还债务加上减少借款,报告期内阳光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或者为偿还贷款)流出128.87亿元,同比增加接近2倍。
资金流出在增加,流入却在减少,一增一减导致公司的现金流紧绷。
从行业经验来看,开源节流仍是解决大多数房企流动性问题的主要思路。而根据公司内部透露出的消息,未来阳光城新增资金来源有两个。
一是林腾蛟持有的2.4亿股兴业银行股权,价值约50亿元可作质押;二是持有的万物云4.8%股权,对应估值约百亿。但后者受限于没有公允的估值,实际可质押价值或有较大折扣。
如果上述两个融资渠道无法落实,阳光城违约压力将大幅增加。
图片
泰康系对三季报投下反对票
债务危局之外,阳光城还面临股东失和。
2020年9月,泰康集团旗下的泰康人寿及泰康养老与阳光城第二大股东上海嘉闻投资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33.78亿元对价受让了公司5.547亿股、13.46%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入股时,泰康人寿、泰康养老和阳光城签订了10年对赌协议。根据协议,以2019年4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基础,阳光城须在2020年-2024年实现不低于15%的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且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40.59亿元;第6-8年,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第9-10年不低于5%。
据此计算,十年下来,阳光城承诺的归母净利润总计达到942.23亿元。如业绩未达标,阳光城须对泰康进行相应现金补偿。
2021年4月,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至环保、教育、地产、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彼时泰康保险表示,看好阳光城未来的发展机遇,并支持阳光城物业的全面和创新发展,认可阳光城的长期价值。
但随着阳光城的业绩“变脸”,双方渐生嫌隙。阳光城三季度报告中称,公司董事陈奕伦、姜佳立因对于公司三季度所表现的公司经营恶化,需要得到管理层合理解释,故对公司2021年三季报无法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资料显示,陈奕伦为泰康资产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泰康资产(香港)公司CEO、泰康集团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姜佳立为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不动产股权投资部投资总监。
根据阳光城三季报,其第三季度营收114亿元,同比下降18.24%;净利润9.19亿元,同比下降11.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7.5亿元,同比下降274.27%。
整个前三季度,阳光城的营收为413.3亿元,同比增长8.59%,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增长6.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670万元,同比下降96.89%。
按照对赌约定,阳光城在2021年应该实现53.1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但实际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1亿元,现实业绩与目标相去甚远。
有分析认为,随着泰康系所持股权账面亏损不断扩大,“急了眼”的泰康系两位股东代表,对阳光城三季报投出了“反对票”。
客观而言,翻看阳光城财报中的关键数据,的确存在数据全面下滑的迹象。例如,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负、毛利率逼近个位数、资金大幅流出,皆表明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弱化,现金流生产能力下降。
阳光城内部人士对此解释称,七八月份以来,公司线下销售通过降价促销回笼资金,所以做了66亿元左右计提准备,成为导致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管理层已跟泰康沟通,以得到有效支持。
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三季报暴露出阳光城基本面恶化,因业绩未达预期引发市场担心公司流动性出问题,进而对其用脚投票。接下来公司有多笔债券和票据到期,要约交换是否能成功是其面临的最直接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