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为什么抓到汉人俘虏后不杀死,反而优待他们在本族娶妻生子?
只要投降,就送官送老婆,这就是匈奴对汉人俘虏的“优待”政策,看似好处多多,实际上是匈奴人别有用心。
翻开中国的古代史,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匈奴,这个伴着中原文明而生的游牧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原王朝的噩梦。
尤其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匈奴与汉朝之间的摩擦愈演愈烈,双方常年战事不断,甚至到了汉武帝不惜举倾国之力也要灭掉匈奴的地步。
按理说,处于敌对的双方,理应是见面分外眼红才是,但在匈奴这里,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就是只要抓到汉人俘虏,不仅不杀死,反而还有十分“丰厚”的优待俘虏政策。
比如强制性地分配给汉人俘虏一个匈奴女子,允许其结婚生子,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人才,还会许以高官,总之就是,只要汉人投降匈奴,立马就送官送老婆,不要还不行那种。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西汉时期的匈奴,对待汉人俘虏的政策一直如此,汉朝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被迫“享受”过这一政策,如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大将李广利等,而除了这些名人之外,匈奴对于俘虏的普通汉朝士兵,一律也是相当优待。
那么,为什么匈奴人会在抓到汉人俘虏后不杀死,反而格外优待,让他们在本族娶妻生子呢?实际上,这正是匈奴人打得“如意算盘”。
匈奴这个民族,最早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阴山山麓。
根据部分史料记载,匈奴人是夏桀之子淳维的后裔,商朝建立后,淳维带着遗部,一路逃至北方,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就有了匈奴的前身例奴。
而在商周时期比较活跃的鬼方、混夷、猃狁,以及春秋时的戎、狄和战国时的胡,这些不断侵扰中原的外来民族,实际上都可以统称之为匈奴,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而匈奴真正的崛起,是在秦末汉初时期,当时匈奴出了一个冒顿单于,在他继位后,开始了对外扩张,先后吞并了楼烦、白羊河南王等区域,又将曾经被大将蒙恬收复的河套地区占据,自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一个是给急于扩张,一个是保家卫国,自然而然的,双方就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摩擦。
从刘邦时代开始,整个西汉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与匈奴人对抗,先有刘邦“白登之围”的惨败,后又被迫和亲的妥协,再到汉武帝时期的痛击匈奴,总之,西汉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抗击匈奴史。
按理说,汉朝和匈奴,在进行了无数场战役后,双方理应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才对,但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匈奴人在抓到汉人俘虏后,不仅不杀死,反而半强迫性的给这个俘虏分配一个女人,要求他结婚生子。
这个优待俘虏政策,有不少名人被迫“享受“过。
根据《汉书》、《史记》记载,第一个“享受“该待遇的,是博望侯张骞,在他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时,中途被匈奴人俘虏,流落匈奴长达十几年,而在此期间,张骞就曾经娶了一个匈奴女子为妻。
“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史记》
当然,这桩婚事并非出自张骞本意,而是在匈奴人威逼利诱他投降的手段之一,说白了,张骞和匈奴妻子的结合,属于带有强迫性质的婚姻。
除了张骞之外,还有一个同样有此遭遇的名人,这个人就是“苏武牧羊”的主人公苏武。
苏武也是汉武帝时期外交使节,他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但在到达后,赶上内乱,因此也被扣留在匈奴。
之后,匈奴的鞮侯单于开始不断招降苏武,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前后一共扣留了苏武长达十九年,但苏武持节不屈,终于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获释回国。
而在这十九年中,匈奴人就分配给苏武一个妻子,苏武还和这个妻子生了一个孩子,叫做苏定国。
张骞和苏武,在匈奴娶妻并非个例,除他二人之外,还有大将李陵,在被匈奴俘虏之后,匈奴人对他可谓是礼遇有加,不仅封官加爵,匈奴单于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而李陵的后裔在匈奴繁衍生息之后,形成了另一个强大的民族。
另外,还有汉朝大将赵破奴、李广利,此二人皆与李陵情况类似,被俘之后,在匈奴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同时,汉武帝时期,还有个不算出名的边关将领,叫做李绪,也是在投降匈奴后,成为了匈奴显赫的大人物。
从以上几人的经历来看,匈奴人对于汉人俘虏,是持欢迎态度的,不仅不会杀,反而极为优待,只要愿意为匈奴效力,高官厚禄、美女佳人,统统没有问题,如果说许以高官是为了拉拢这些人,那么让他们在匈奴娶妻生子,就是匈奴人的“高明”之处。
其一,利用汉人来增长人口,增加自身实力
古代战争靠的是什么?从某种角度来讲,靠的就是土地和人口,尤其对于匈奴这种游牧民族来说,人口的多少,就代表着其实力的大小。
而根据史料记载,匈奴在强盛时期,其人口不过“汉之大郡”,意思是和汉朝的一个大郡的人口差不多,那么汉朝大郡有多少人口呢?答案是150万左右。
也就是说,整个匈奴也就一百多万人口,这其中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能用到战争中的青壮成年男子,最多也就在一半左右。
靠着这些人口,匈奴不仅要发展自身,还要与汉朝抗衡,增加人口,就成了当务之急。
然而由于常年战争和环境恶劣,匈奴自身的人口数量一直提不上去,不仅大量成年男子因战争死亡,还有很多婴儿由于环境问题造成夭折,这些都是限制匈奴人口增长的因素之一。
内部人口增长效果不明显,那就从外部想办法,而为了达成目的,匈奴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抢人,匈奴人每次发动战事,一部分是因为抢掠物资,另一部分就是把汉朝边境的百姓抢到匈奴充作奴隶,以此来增加其人口数量。
这些被抢走的百姓,也会有一部分被匈奴“包办婚姻”,目的就是一个,多生孩子。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何况类似于张骞、苏武这样的名人,更加会上赶着为其分配一个或者多个匈奴女人,期望他们能够在匈奴娶妻生子,以壮大匈奴的人口。
至于匈奴女人够不够用,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前文讲过,匈奴由于常年战争,大量成年男子阵亡,就造成了同样数量庞大的寡妇,对于这些寡妇,匈奴人早就有相应对策,“妻后母”收继婚习俗,就是匈奴人内部为了消化“闲置”的女人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妻后母”收继婚习俗,是古代游牧木民族为增加人口的一种特有习俗,大意就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去世了,那她就必须再嫁给家族中的其他男人,这个男人可能她儿子,也可能是她的小叔子。
总之,这个妇女在失去丈夫后,就自动转入亲帐中继续为本族、本部生育儿女,使妇女的生育能力延续到最大限度。
但内部消化也有个限度,还剩下有大量的妇女,这个时候,被俘虏来的汉人就派上了用场,让汉人俘虏和这些妇女结合,就成了匈奴惯用的计策。
不仅仅是对汉人俘虏如此,对待从其他国家或者民族劫掠而来的俘虏,也是同样如此,这就造成了当时的匈奴国家中,各种肤色的人都有,这都是匈奴为了扩大其人口数量,实行的上述措施造成的结果。
因此,抓到汉人俘虏,肯定不会杀死,还要留着他们为增加人口做贡献。
其二, 改良基因,提升整体文明和素质
众所周知,匈奴的文明程度,相较于中原王朝来讲,要落后得多,因此,匈奴人对于先进的中原文明,一直是抱着向往的态度。
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游牧民族都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不屑与之有过多的交流,更被说将先进的技术传给他们。
但匈奴人很想学怎么办?那只有靠抢了,抢来现成物资的同时,还抢来了文明的中原人。
对于自身民族的整体素质,匈奴人有自知之明,知道不如中原,他们也想把中原的先进文明带到匈奴,因此,在俘虏了汉人之后,匈奴人就希望把汉人的文明留下。
怎么才能让汉人心甘情愿的把技术传授给匈奴人呢?太复杂的办法匈奴人不会,但给这个汉人安排一个女人,让他在匈奴的土地上娶妻生子,就是一种简单,但又行之有效的方式了。
只要汉人在这里娶妻生子,那么他就有了一个家,有家就会有牵挂,自然也就不会轻易离开,同时为了生活下去,也会把各种技术交给匈奴人,一旦学会这种技术,再进行推广,那么实力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秦末时期,匈奴人就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当时因为战乱,大量的秦人逃至匈奴,除了给匈奴增加人口之外,还给匈奴人带去了各种先进技术,着实让匈奴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些秦人,在匈奴当地结婚,并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也让匈奴人看到了如何提升自己的办法,因此,与汉人进行通婚,就成了匈奴人的重要国策。
而到了汉朝时期,民间盛行“闻匈奴中乐”说法,因此就吸引着不少汉人男子前赴后继地越过边境,投靠匈奴,而匈奴方面,对这种事极为欢迎。
甚至在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还请求汉元帝“罢边”,停止修筑长城,但最终还是汉元帝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修筑长城,不仅是为了抵御匈奴,更多的是防止当时汉朝的子民“亡走北出”,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失。
种种条件限制之下,让匈奴人学习汉人先进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少,只得发动一次又一次战争,来掠夺人口,以便从这些俘虏身上学到更多的技术。
只有学习了他们的技术,才能让自身强大,同时通过汉匈之间的通婚,也能提升匈奴自身的民族素质,起到改良基因的作用。
而像张骞、李陵这种名人,本身就是当时的精英,匈奴人就更加的欢迎了,自然也就会强制性地让他们在匈奴娶妻生子。
其三,这些嫁给汉人俘虏的匈奴女子,从本质上来讲,也是匈奴对付汉人的一种武器
能拴住一个男人的是什么?答案是女人。
当然这个答案不一定全面,但至少通用于大部分男人,在古代也同样如此,匈奴人虽说文化不高,但对这个道理还是十分清楚的、
在他们的概念中,用匈奴女人来拴住那些汉族俘虏,并与之建立一个家庭,通过这种无形的枷锁,让这些汉人心甘情愿的留在匈奴,并为之效力,这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对于上述如张骞、苏武这样的文化精英,把他们留下就会给匈奴带来巨大的改变,因此,这些匈奴女子,本身也是一种武器。
另外,为了避免那些汉人俘虏,在暗地里做出逃跑或者叛乱的事情,用这些匈奴女子,来暗中监视那些汉人俘虏,也是匈奴人的目的之一。
总之,匈奴人优待汉人俘虏,让他们娶妻生子,不管是为了繁衍人口,还是提升素质,或者是牵制汉人,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民族实力更强,所以说,“优待俘虏”只是匈奴人的打的如意算盘而已,这也是他们的”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