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这个星球开始有远洋贸易起,所有的老牌国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其他国家。
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堵死其他新兴国家自主可控的路。
当你造还不如买的时候,你便无可选择。
当你真的无可选择的时候,对方什么价格,你就得接受。
堵死别人的路、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靠的就是两件事:
上车,关车门。
上车是指掌握关键技术,关车门是靠制订严密的知识产权体系。
只要掌握了关键技术,凭着知识产权的通行证,就能卡住脖子,就能“不劳而获”,就能让其他新兴国家永远为我打工,永远求着我。
卡脖子,并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但作为新兴国家,很多事情就是无可奈何。
除了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光刻机、原研药和精密仪器以外,发达国家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的卡脖子工具:鸡肉武器。
你想想自己平时吃多少鸡肉?
我感觉自己一年能吃50只鸡,主要是鸡腿和鸡胸肉,吃鸡大户了属实。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鸡消费国,其中大半都来自于肉量更多的白羽肉鸡。
虽然中国同时还是全世界第二大肉鸡的生产国,但白羽肉鸡最上游的种源(也就是原种鸡)完全依赖进口。
看似自给自足,但又没有完全自给自足。
而且进口也只能从两家进口。
美国原种鸡厂科宝掌握了全球原种鸡供应的50%,另外一家德国的安伟捷则掌握了另外的47%(其中安伟捷掌握了40%,安伟捷收购的哈伯德则掌握了7%)。
97%。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恐怖在哪里?
恐怖在意味着很容易断供。
别的行业断供,大不了影响生产效率,大不了影响娱乐体验,但种鸡断供则是关乎到饿肚子的问题,关乎到了粮食安全。
广义上的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考虑到中国每年仍然有大量主粮(大豆和小麦)需要进口,而鸡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物蛋白补充,如果没有白羽肉鸡,恐怕需要更多的主粮才能补上营养缺口。
不仅仅是广义的粮食安全,狭义的粮食安全也会受到影响。
一旦鸡种断供,鸡肉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就是真正的“生理难受”了。
一时半会儿吃不到这么多鸡了。
而且实际上,确实也发生过类似情况。
2015年,美国禽流感泛滥,中国白羽鸡引种进口断崖式下降。
后来有人回忆说。
如果要是再断供半年,整个中国的白羽鸡产业就面临崩溃。
作为鸡肉消费大国,掌握白羽肉鸡的种源,不仅仅是因为卡脖子,也是因为要保证粮食安全。
迫在眉睫。
在刚刚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里,就提出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去年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里,也有“打好种业翻身仗”,“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叙述。
种业主权也是一种主权。
关于填饱肚子的事情,从来没有小事。
1
1983年,福建武夷山下的光泽县。
在县里当公务员的傅光明决定下海做生意。
一个湖南人卖给了傅老师300颗鸡蛋。
由于缺乏经验,300颗种蛋只孵化出一只鸡。
而且这只鸡还是只公的。
这有点过于黑色幽默。
第一次创业就经受如此挫折,一般人也就放弃了。
当过兵的傅老师骨子里有一种“看准了就坚持到底”的性格,没有放弃,也没有转换别的赛道,选择继续坚持。
这门生意最终还是被他搞了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初,傅老师创立的圣农已经成为一家规模中等的养殖企业,年产肉鸡300多万只。
圣农所在的光泽县是山区。
环境好,无工业污染,适合做畜牧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但却增加了交通运输成本,没有贸易上的地缘优势。
做贸易,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好。
即使是同样的生产成本,但其他地市的交通运输成本要比你低很多,你怎么搞?
别人为什么要买你的鸡肉?图你贵吗?
正常的思路是,打价格战。
但要想有生路,不能只往价格上卷。
得卷品控。
当时屠宰工作主要靠人工,产品品质、食品安全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不信你看老坛酸菜。
傅光明力排众议从欧洲引进了一套自动屠宰设备和冻肉加工生产线,三十多万美金,占当时公司总资产近40%。
算是一场豪赌,但又不完全算。
因为这个成本迟早要投入的。
工业化并不仅仅可以让效率提升,而且能够保证品控。
圣农运气很好,此时刚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肯德基,需要大量的鸡肉供给,亟需找到本地合格供应商。
肯德基需要鸡,但更需要质量可控的鸡。
原计划去江西考察肉鸡供应基地的肯德基,听说了国内有一个厂采购进口生产线的事儿,转而来到了光泽县。
并最终和圣农签下了十年合约。
圣农的技术标准符合肯德基严苛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个规模并不大的企业,在没有任何订单驱动、甲方要求的情况下,却愿意提前布局花重金引进先进设备,这本身是一个信号:
不短视,也不急功近利。
一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不能走一步再看一步。
这小子真能处,眼光长远,即使没钱也会先看重品控。
不是那种上315晚会的企业。
这是一个敢冒险、肯冒险、愿意为长期下重注的企业。
从创业初开始的三十九年来,圣农只做白羽鸡上下游,并不搞房地产,也不赚别的快钱。
勇气和专注带来了回报。
2015年,圣农成为麦当劳唯一的中国本土蛋白质供应商。
圣农也从养鸡开始,不断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拓展。
在2020年,产能突破了5亿羽,成为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拥有完整配套产业链的养鸡企业。
2
即使坐上亚洲头把交椅,实力雄厚的圣农也仍然受制于人。
被上游的育种巨头卡脖子。
圣农需要花大价钱进口原种鸡配套系,但原种鸡有什么病不知道。
而且人家问你要多少钱,你就得给多少钱。
种源被“卡脖子”,导致经营很被动,无法对未来的发展投资做出计划。
产能被别人把控。
想要再做大,结果人家说,不好意思,今年卖完了。
但很无奈,你还不得不买它们的。
只有买了最卷的原种鸡,才能生产出性价比最高的商品鸡。
“何不食肉糜”
在前工业社会是个笑话,但在今天来说却是一个正常的问题。
相比猪肉和牛肉,鸡肉,尤其是白羽肉鸡肉是一个便宜且价格稳定的肉类品种。
这一切都是鸡肉高度工业化的结果。
什么是工业化,就是效率,就是用最少的原材料制造最多的商品。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消费猪肉,但现在已经开始出现白羽鸡肉替代猪肉的趋势。
不是口味问题,是生产性价比问题。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肉料比。
简单理解,就是多少饲料,可以产多少肉。
生猪的饲料转化比最低也要2.5:1,但白羽肉鸡可以达到1.5:1甚至更低,也就是说猪长1斤肉至少需要吃2.5斤饲料,白羽肉鸡只需要吃1.5斤。
根据2020年中国猪肉产量测算,如果10%猪肉替换成白羽鸡肉,可以节约近550万吨粮食。如果替代20%,可以节约近1100万吨。
按照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141千克的水平,这大约是7700万人一年的粮食消耗量。
高度工业化,且稳定的鸡,是粮食安全的大功臣。
在目前的情况下,价格稳定、价格低廉很重要。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而且,鸡肉其实并不仅仅是便宜,从营养来说还很健康。
相比牛肉和猪肉,鸡肉其实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诉求。
白羽肉鸡符合“三高一低”,可食部分高、氨基酸高、维生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微。
常去健身的朋友都知道,无论减肥还是增肌,多吃鸡肉都是有益的(当然鸡屁股和鸡皮另算)。
便宜又健康,干净又卫生。
从模拟母鸡的人造孵化器被发明出来开始,鸡肉工业化就在持续推进。
抗生素的普及,让数万只肉鸡可以同时在一个养殖场里被集中管理,减少了昂贵的土地资源。
屠宰技术持续改进,自动饲养技术不断升级,饲料加了更多利于生长的营养成份。
每个环节都要卷起来,鸡的数量不断增加。
即使如此有效率,鸡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
现代人对于蛋白质的需求要比过去多得多。
肯德基等洋快餐来到中国后,鸡肉消费被直接拉了好几个数量级。
需求飙升,就需要更多的鸡肉投放到市场。
能够承担这个重任的只有白羽肉鸡。
白羽肉鸡就是那个最工业化的肉鸡品种。
3
什么是“好鸡”?
鸡自己说了不算。
长得快的,壮的,又不怎么消耗饲料的,才是一只真正的绝世“好”鸡。
作为一只鸡,羽毛可以不漂亮,动作可以不矫健,甚至可以不好吃,但是要够卷。
最好是24小时都在拼命长肉。
在白羽肉鸡统治鸡界前,一只肉鸡的生长周期长达一年。
长这么慢,怎么能让全世界的人吃饱?
早在1916年,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始了谱系育种。在1948年,在美国更是举办了一个选拔种鸡的“未来之鸡”比赛,选出最“好”的鸡配种。
只有冠军才能拿到最终的奖励资格:拿到交配权,给以后的肉鸡当爹。
美国爱拔益佳鸡场的白洛克鸡由于出色的“卷”而被选为冠军,也就成了现代白羽肉鸡的祖先。
冠军需要不断交配,从自己的纯系后代中选出最有效率天赋的作为下一代鸡种。
长得更快,体型更大、需要更少的饲料,拥有更多的蛋白质。
一代更比一代强,一代更比一代肥。
种鸡不断内卷,种鸡孵化的商品鸡从孵化到可屠宰,如今已缩短到6周内。
6周你才刚追完一部剧,一只白羽肉鸡却已经完成了从生到死的全过程。
泪目了。
人类应该感谢鸡。
从育种环节就开始的高度工业化,让白羽肉鸡成为廉价还能同时保证足够营养的的动物蛋白提供者。
原种鸡,是有“知识产权”的。而且是加强版的知识产权,这种知识产权是天然的,并不会有任何期限。
养殖肉鸡的财富密码和杂交农作物一样,生物学的方法可以锁定品种的统一。
养殖商进口祖代鸡,祖代鸡再繁殖生产出父母代鸡,父母代鸡再生产出来的鸡才是我们吃到嘴里的商品代鸡。
如果想要父母代下蛋多+商品代长肉快,就必须从有该基因的几种原种鸡挑选后进行杂交。
每一代都不断强化以上两种基因,淘汰其他不利基因(容易生病)最后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种鸡。
当然每个养殖商对应的下游需求不一样,你也可以研发胸大+腿肉多的。
这和我们熟悉的杂交水稻想要的高产+抗病或者抗盐碱是一样的道理。
相比可以被逆序算出的医药配方,基因密码无法被破解。
卖给下游养殖商的鸡种都是单性别的,繁殖出来也没有办法作为种鸡。
不想买育种巨头的鸡种,当然完全可以。
但最终出栏的商品鸡却并没有买育种巨头的鸡种效果好。
最快的出栏速度,ROI最高的鸡肉生产率。
你要是养鸡商,你要不要?
肯定要。
4
圣农也想要。
早在2011年,圣农就开始为白羽肉鸡育种做准备,进行调查研究和原种鸡秘密收集工作。
企业就像是海上的巨轮,随时都会有风浪袭来。
而且舵还可以被人遥控,那么突如其来的风和浪就更多了。
没有了鸡苗的白羽肉鸡产业,就像是没有了芯片的手机产业。
随时容易崩,随时容易失控。
圣农要先做好一切准备,对抗所有可能的风险。
但突破百年的技术垄断从来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
现在通行的鸡种是时间的产物,经过几代人和几百代鸡长期不断筛选而来的。
每一代最符合商品需求的鸡会再配出更优良的品种。
就相当于跑马拉松,人家已经跑了四十公里了,你才开始跑。
需要投入比跨国巨头们更多的资源和金钱才有可能超车。
而且巨头们又不是躺着不动了。
再加上,这个市场残酷就残酷在于它只允许最好的、第一名存在。
只要你最终搞出来的原种鸡不行,哪怕只是比竞争对手差一点点儿,就几乎完全没有市场。前期投入的所有钱都会打水漂。
难度大。
作为一家下游的鸡王,实力越强,想要突破上游垄断的风险就越大。
一方面是你的上游防着你。
一方面是你的下游盯着你。
设想一下,你有一大堆合作稳定的大客户,需要长期给他们供应鸡肉。
如果上游突然断供了,那么你不仅仅是失去很多大客户,还要赔一大笔违约金。而在这个空档,你的竞争对手抢夺了你所有的订单和客户。
你所有的订单作废,所有的客户消失,这么多年的努力完全白费。
当你一穷二白的时候,你敢all in,你敢把你身上的筹码都压上。
但当你已经是行业龙头的时候,你还敢不敢拿出身家性命来赌?
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
在2019年的时候,当原种鸡巨头得知圣农正在搞育种研发的时候,就立马向圣农发难,想用“断供”来威胁圣农停止继续研发。
圣农权衡了自己当下的研发水平后,决定将自主研发这条路走到底。
谈判破裂,断供。
要知道,此时圣农是已经接近5亿鸡羽的产能,断了“鸡芯”又补不上,那损失将会很大。
这就是勇气和魄力对应的代价。
没有勇气,没有魄力,这事根本就搞不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才终属楚。
但圣农还是决定去赌。
十几年前都赌赢过一次,还怕啥。
5
2015年,圣农正式启动育种项目。
圣农为此投入超过10亿元,而这一年圣农全年的利润也不过是1个亿。
你下重注,不一定会赢。
但如果有所保留不下重注,却一定会输。
你要不想让人卡你的脖子,你就得使出吃奶的劲儿才能挣脱。
不留余地,冲就是了。
这是,自由的代价。
一旦开始研发,从曾祖代到祖代到父母代,每一代的培育时间都需要500天,有问题就需要从头来,导致耗时极长。
期间会没有产出任何收入,资金压力很大。
圣农是上市公司,当时董事会会议上其他董事是反对育种的。
最后在傅光明的坚持下才开始进行育种研发。
别说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了,很多人做自媒体,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都很难坚持一年时间。
光有一时的勇气冲不行,还得有勇气冲到底。
鸡种研发和别的行业不太一样。
鸡种研发最难的并不是后天的努力和科技的加成,而是要在筛选的时候就需要找到最好的。
最终搞出来的原种鸡是要跟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原种鸡PK,从最开始就要选最好的基因。否则后续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耗时的部分。
仅仅是找种源这件事,圣农就花了整整4年时间。
撒出最顶级的专家,调用已有的全部资源,到全世界去找。
没有人知道他们最终是怎么找到了种源,因为在找的时候还不能让欧美育种巨头知道,如果一旦发现,会马上断供,得偷偷摸摸地找。
比大海捞针更困难的是捂着海里鱼的眼睛来大海捞针。
在圣农决定搞自主育种之前,中国国内几乎没有培育鸡种的人才。当时只有一家北京企业送过三个人去美国培训过,即使如此,这样的人才已经是国内非常罕见的了。
连芯片、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甚至是人工智能这些看起来人才稀缺的行业,它拥有的国内人才储备都比培育鸡种的人才多。
圣农想方设法把其中两个专家拉入到自己麾下。
以此为始,圣农开始集结研发团队,找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在白羽肉鸡育种技术、原种鸡群疾病净化等方面进行技术合作,同时耗费巨资采购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还是那句话,要想赢,就得下重注。
想要赢,就得花钱。
拿命去赌。
6
不想花钱还想要很多,是很多企业和人的通病。
既要又要还要,最终就是什么都没有。
商业的本质就是砸钱投入,然后收获回报。
春种秋收。
春天不种,秋天只能喝西北风。
育种还有特殊的环境要求,对自然隔离条件要求和对生物安全防疫要求极高,5公里内必须是无人区,厂区必须保证鸟类、老鼠等无法进入。
所有进入育种厂的饲料、饮水、人员都需要经行消毒后静置隔离。
圣农的地缘这时候发挥了优势。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圣农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申请到了种鸡场的土地。
关山难越,需要勇气,也需要运气。
更是需要实力。
在原种核心育种场育种,圣农饲养一个规模超过原来10倍的原种鸡群,育种时可以加快每个世代的遗传进度,培育出的原种鸡的性能将更强、更优,更具市场竞争力。
圣农还依托大数据信息采集技术,来计算多因素育种指数和遗传参数,建立国际上最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纯系和配套系种鸡饲养管理标准体系,进行精细的系谱核心群全同胞家系孵化、原种场污染物环境控制。
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才有可能超车。
你要打的不是普通对手,而是已经搞了一百年的育种巨头,还在反复迭代的育种巨头。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到2019年底,圣农已成功培育出11个品系,并筛选出性能优异的国内首个白羽肉鸡配套系——SZ901。
2021年1月,“SZ901”顺利完成性能测定。
历时六年,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后,圣农终于建立出了完整的育种体系,自主培育出适合国内饲养条件的白羽肉鸡首个新品种。
至此,圣农实现祖代鸡全部自给有余。
SZ901在生产速度、成活率、产蛋率、料肉比等主要指标甚至已经好于欧美国家企业原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你说这是世界最好吗?
不是。
但有这个在。
所有人都要掂量一下分量。
7
圣农做这件事,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圣农在突破种源之前,已经在种源、饲料加工、动物疫苗、养殖、食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废弃物处理(鸡粪发电)所有环节都有产业布局。
为什么要做全产业链,归根到底是要做到食品安全全程可控。
农业从来都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行业,每一个环节都最好自己来搞,才能做到可追溯,才能杜绝食品风险。
那么显然,种源也是想要做到全产业链的圣农必须要拿下的一个环节。
圣农这样的全产业链鸡业公司,做种源才会更有成本优势。
因为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增强种源上的竞争力。
还是那句话,要想打败世界上顶级的育苗公司,在起步已经晚的情况下,需要你全副武装去备战。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欧洲就曾经为了打赢美国鸡肉的倾销而进行了反击,对进口自美国的鸡肉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关税也提高了三倍,但美国以其他产业的关税措施予以反制。
真正有效的反制策略永远不是产业制裁,而是自力更生、自主可控。
自己搞并不是想夺回自己的市场,只不过不想让你随时掐我脖子。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只有掌握了自己的祖代鸡品种,才能有稳定可控的种鸡,才能确保老百姓吃到的肉鸡价格平稳可控。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动者,也是一切产业的根本。
工业再怎么智能化,也是需要依赖人才,需要人力来支持。
工程师也好,科学家也罢,还是熟练的产业工人,大家只要活着,都需要优质蛋白质的不断供应。
吃饭问题,吃鸡问题,可能才是最基础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自主可控的“原种鸡”,也是大国博弈的“国之重器”。
对于企业来说,即使没有这些宏大叙事的诱惑,想要壮大自己也必须自主种源。
种源被“卡脖子”,也会导致无法对自己的投资计划做出准确规划。
你规划明年养1亿鸡,但结果对方只提供7000万。
你只能打掉牙齿咽到肚子里。
只能根据人家的供给来改变自己的全盘计划。
憋屈不?憋屈。
对于行业来说,当圣农种鸡出现在市场的时候,国内白羽肉鸡行业的其他公司可以避免因种鸡供给波动造成的产能波动,也可以更好地做发展规划,行业整体将来会摆脱种鸡卡脖子。
对国家、行业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追赶、超车,其实是很多产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躺着赚下游的钱、赚舒服的钱不可以吗?为什么要冒险做这么难度高的事情?
因为这是正确的事情。
汽车、智能手机、高铁、装备制造,很多产业都是如此。
市场就这么大,避无可避,现在舒服,将来就不舒服。
作为最有实力的中国养鸡商,从规模、实力、上下游的布局来看,只有圣农有这个客观条件做育种。
你不做,那就卡住呗。
窄巷暗月色昏昏,白刃相接血沉沉。
一个注定要博杀且不会有同情的战场,只有敢勇于拔剑才配得到对手的尊重,也才配得到他该赢得的战利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20186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